引言:
我國的中壓電網絕大多數是小電流接地系統(也即中性點非有效接地系統),當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規程雖允許帶故障運行2小時,但由于過電壓危害絕緣,仍可能引發事故。供配電系統故障統計表明,單相接地故障發生的概率占66%以上,因此迅速確定單相接地時的接地位置對供配電系統的安全運行意義重大。
隨著電力系統規模和容量的擴大,中壓電網逐步采用了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的運行模式,且一般又運行于過補償方式,由此也導致了單相接地故障選線的困難。近年來,一些基于諧波分 量、首半波、有功分量、小波分析、負序電流、零序導納、信號注入、殘流增量等方法構成的接地選線裝置相繼問世,但在實際應用中選線正確率仍然不高。目前,這一問題正成為改善電能質量、提高供電可靠性的主要困難之一。正是在這種背景之下,經過多年的分析研究,我公司找到了以往選線方法正確率低的兩大原因:
其一,暫態過程數學模型的復雜性決定了單一算法的局限性。隨著消弧線圈的應用,極大地降低了所有穩態算法的靈敏度,暫態算法也因此成為解決問題的基本方向。然而過補償電網單相接地時的暫態過渡過程是隨電網參數、接地瞬時角度、接地阻抗的不同而千變萬化的,任何單一算法均不能滿足實際需求。
其二,零序電流互感器誤差過大。多數選線方法,尤其是穩態算法,嚴重依賴于互感器的精度,有些甚至需要配備高精度互感器,而工程實踐中,廣泛應用的是安裝方便且造價較低的開啟式零序電流互感器。由于漏磁,其線性誤差和角度誤差較大,相對于微弱的零序電流信號,經常使選線失敗。
在上述研究基礎上,歷經數萬次模擬試驗,我公司開發出了最新一代產品。
裝置應用先進的軟硬件設計方法,以暫態過渡過程為分析基礎,實現接地選線。應用同步采樣技術,保證了分析數據的精準。算法方面,專門針對難度最大的過補償高阻接地,開發成功了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算法。裝置還運用其它多種算法同時分析,以動態權值處理多條回路多個算法的判別打分,使選線運算更加可靠、穩定。裝置還具有先進的分析機制,能夠區分除單相接地以外,引發零序電壓升高的電網諧振及其他電網異常事件。裝置實現了低阻接地選線正確率達到100%, 高阻接地選線正確率大于95%(不誤動)的優異性能。
裝置技術性能指標符合 DL/T 478-2001《靜態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通用技術條件》、DL/T 871-2004《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產品動模試驗》、DL/T 872-2004《小接地電流系統單相接地保護裝置》等國家有關行業標準的規定,并通過了電力工業電力設備及儀表質量檢驗測試中心的檢測。
詳細資料請參考說明書
文章來自電力微機保護網